“死亡是一门艺术,所有的东西都如此。我要使之分外精彩。”——希薇亚•普拉斯
来看下面的这些大艺术家们的死法:
1916,杰克•伦敦,注射过量吗啡;
1941,弗吉尼亚•伍尔芙,投河;
1942,茨威格,服毒;
1961,海明威,猎枪;
1963,希薇亚•普拉斯,拧开煤气;
1970,三岛由纪夫,切腹;
1972,川端康成,口含煤气管;
1989,海子,卧轨;
OK,先说明,短文的标题并不是我的论点,上面的这些例子更不是我的论据。我想要说的是,海明威等这几个人已经脱离了动物的范畴——真正的脱离。动物都是有求生本能的,而他们已经摆脱了这种本能。是因为什么呢,很明显,他们的共同点就是,都是搞文学的,搞艺术的。一生对艺术的追求使得他们的大脑有异于常人。
那,人又是怎么区别于动物呢?所谓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当然,并不是说人真的会为了钱财而刻意去死。但起码人不会像小鸟那样用肚子去思考,他们还会用下半身去思考,更多的是会用大脑思考。有很多超越生理需求的诉求。
选择自杀的那些人,走得比普通人更远。但是他们走的路偏了。其实真相是,上面提到的那几个人都是患有抑郁症的。只不过因为他们是艺术家,他们的死就多了一个理由——刻意选择死的更艺术,而不是平平淡淡地老死。
那么怎么样的人才更像人类而不是像动物呢?设想一个机器人,所有的动作都是按内置写好的程序指令执行而来。再设想一个丧失认知能力的人,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吃饱饭。这里是两个极端,站在中间往前走的就是人。他们有很多的自主思考,他们有很多高于生理需求的追求,他们更加难以被捉摸。
2013-04-17-杰良